图、文:胡锦辉

声明:

1、本文系我晋升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博学会士的论文,刊登于《中国摄影报》。如需转载必须先征得本人书面授权并在转载时注明作者姓名。特此声明。

2、本文部分图片转载自相关摄影家的作品,均已在图片说明中注明作者。

(《鼓舞》反映的是瑶族的传统舞蹈鼓舞)

c7d7f43f6af0000139be12d04c6010fe.jpg-mobile

“走天下路以观自然之美,问草根情以察人文之美,留倩影照以品青春之美,行风雅事以育心灵之美。人生如旅途,处处是风景!”这是我对摄影的一点感悟。其中,“问草根情以察人文之美”是我对民俗摄影的感悟,要拍好一组民俗照片,沟通是关键,问情是重点。窃以为,民俗摄影和风光摄影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民俗摄影除了客观地记录真实的民俗风情外,恰如其分地表达作者对该民俗的感情是画龙点睛的一笔。

(《齐心合力》反映岭南赛龙舟的民俗,2016年刊登于《中国摄影》杂志)

c7d7f1e99c700001ee9c1ac01110be00.jpg-mobile

一、为什么要在民俗摄影中表达情感

在民俗摄影中表达情感是将作品升华的需要。民俗摄影,简言之就是以民俗事象为题材的摄影。在我国,民俗摄影是摄影艺术与民俗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个新型摄影门类。它以拍摄纪录,搜集整理和抢救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遗产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民俗摄影围绕民俗学的基本理念,以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口承语言民俗、精神民俗、信仰民俗、服饰民俗、饮食民俗、居住民俗、建筑民俗、制度民俗、生产民俗、岁时节令民俗、人生礼仪民俗、商业贸易民俗、文艺技艺民俗、巫术民俗等为摄影内容,用摄影艺术记录下来。但太过纯碎的民俗记录照片,太过冰冷,难以得到读者的共鸣。因此,在对民俗摄影进行专题学习以及几年的创作实践后,我认为如能在创作民俗摄影作品时恰如其分地表达作者对该民俗的感情,作品的思想性会显著加强,作品会得到升华,实现从“照片”升华为“作品”。

(《他们的奥运》反映的是马来西亚巴瑶族的民俗,2016年刊登于《中国摄影》杂志,入选2017PSAChina主题国际摄影大赛)

c7d7f284d9e0000123c0102014e011f7.jpg-mobile

二、运用情感表达升华民俗摄影作品的实践

(布列松作品的情感表达)

c7d7f2f240f00001a72c15f61220c9c0.jpg-mobile

(一)国外民俗摄影名家的实践。用情感升华民俗摄影作品在国外的摄影名家作品中已经不是新鲜事。“现代新闻摄影之父”法国著名的人文摄影家布列松认为:“每个摄影师都应意识到,无论一幅摄影作品的画面多么辉煌、技术多么到位,如果它远离了爱,远离了对人类的理解,远离了对人类命运的认知,那么它一定不是一件成功的作品。”布列松话中的“爱”就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布列松的作品《亚利桑那1947》、《麻萨诸赛》都充分表达出作者在按下快门那一刹那的情感,也因为作品有了真挚的情感才能打动读者并流传后世成为经典。

(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作品《初心》,很抱歉在网上找不到《初心》系列的高清版,如有影友能找到高清版再行替换)

c7d7f32c8f700001806481c71be419e2.jpg-mobile

(二)国内民俗摄影名家的实践。中国民俗摄影起步较晚,但因为一众优秀民俗摄影家的不懈努力进步神速,先后涌现出张爱萍、石少华、王瑶、李舸、沈澈等一批优秀的民俗摄影家和《金字塔下的沙漠之舟》、《大型禅修文化之:初心系列》等一批优秀的民俗摄影作品。这些优秀的民俗摄影作品很少是单纯的、冷冰冰的记事写实,作者总是运用各种表现方法把情感因素糅合到作品之中,用情感赋予作品灵魂。

(《渴望》注入了我对巴瑶族儿童的感情,2016年刊登于中国摄影家协会网展并成为本人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的入会作品之一,入选2017PSAChina主题国际摄影大赛)

c7d7f2b31f600001d65115bd68301ff3.jpg-mobile

(三)我在创作民俗摄影作品中的实践。作为中国摄影界的后辈,我对纪实摄影特别是民俗摄影怀有浓厚的兴趣。“问草根情以察人文之美”是我对民俗摄影的最深感悟,窃以为,民俗摄影除了客观地记录真实的民俗风情外,恰如其分地表达作者对该民俗的感情是画龙点睛的一笔,一幅能打动人的民俗摄影作品必须突出一个“情”字,情之所至金石为开。2010年以来,我按照“问草根情以察人文之美”的思路开始在国内外进行民俗摄影创作,先后拍摄了盘王节、日本三五七祭、仙本那巴瑶族、佛山秋色、佛山粤剧等民俗活动,创作出《渴望》、《赤道孤儿》、《玉器大师》等一批带有情感色彩的民俗摄影作品,先后被《中国摄影》杂志、《大众摄影》杂志、《美篇》APP(被推荐为精华作品,阅读量10万多)等纸媒体和新媒体刊登,社会反响较大。这更坚定了我将情感要素融入民俗摄影作品的理念。

(《东江晨捕》反映的是小东江渔民打渔的民俗)

c7d7f38657f0000186bfda401d67b290.jpg-mobile

三、如何用情感表达升华民俗摄影作品

升华是民俗摄影作品的精炼和提高。用情感表达升华民俗摄影作品,先深入沟通取得支持再用心创作是第一要义,灵活运用摄影表现方法表达情感是第一抓手。未经沟通就抓拍被摄主体是许多民俗摄影、纪实摄影新手最常犯的错误,这种抓拍方式不仅成功的几率低,而且是对被拍对象的不尊重,甚至被对方认为是粗暴的侵犯,更有损摄影人的形象。我认为常见的摄影情感表现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色彩表现法。色彩是民俗摄影中表达情感的常用手段,主要是根据色环的原理通过色彩的配搭和色温的运用来表达作品的感情。一是用色彩配搭表达情感。色彩按照色环的规律可以分为相似色和互补色。相似色是指在给定颜色旁边的颜色,在创作民俗摄影作品时使用相似色构成画面,能表达出和谐、平和、安逸的情感。互补色在色环上相互正对,色彩的对比效果最强烈。运用互补色能在民俗摄影作品中表现出某种强烈的情感,无论是喜庆还是凄凉,无论是欢快还是哀愁,互补色都会把情感变得更加强烈。二是用不同的色温来表达不同的情感。颜色的一个重要属性是“色温”,这是人对颜色的本能反应。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桔红、黄色以及红色一端的色系总是和温暖、热烈等相联系,因而称之为暖色调。至于蓝色系则和平静、安逸、凉快相连,就称之为冷色调。暖色调可以表达温暖、愉快、兴奋、亲近、上进、温柔等情感,冷色调则可以表达冷漠、痛苦、沮丧、镇静、遥远、孤独、悲伤、哀愁、冷酷等情感。同一幅画面,色温色调变化了,其表达的情感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准确地运用色彩对加强民俗摄影作品的情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陕西省摄影家协会主席、《中国摄影四十年》主编胡武功老师教导的“润物细无声”情感表现方式至今难忘)

c7d7f4db1680000128cf13441d521923.jpg-mobile

(二)影调表现法。影调是表达作品情感的好抓手。影调是指画面的明暗层次、虚实对比和色彩的色相明暗等之间的关系。根据影调的亮暗可分为高影调、低影调和中间调。高影调可以表达欢快、希望、活泼、兴奋等情感,低影调可以表达沉稳、沮丧、悲伤、哀愁等情感;根据影调的反差可分为硬调、软调和中间调。硬调作品的画面明暗对比、色彩对比强烈,能表达情感的强烈,给读者带来“风如拔山努,雨如决河倾”的感受。软调作品的画面受光面和背光面的明暗对比柔和、色彩对比和谐、反差小,能表达情感的温和,给读者带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感受。

(三)构图表现法。构图表现法通过美学原理来表达摄影作品情感,主要包括平衡、对比、和谐等要素。一般来说,常规的构图方式能表达平和、渐进、规律、稳定的情感,如水平式构图、垂直式构图、S型构图、三角形构图、长方形构图、圆形构图、九宫格构图、辐射构图、中心式构图、渐次式构图、散点式构图等都是常规的构图方式。可是,当我们要在民俗摄影作品表现出一种极端的、非常的情感时,我们不妨大胆突破上述种种常规的构图方式,通过打破常规的构图表达作者的特殊情感。比如可以通过令画面严重失衡的构图方式表达作者对某种民俗陋习的强烈不安感。

(四)情绪表现法。情绪表现法是通过营造画面的情绪来表达情感的方法。最常见的方法是运用模糊画面的情绪表现手法去表达作者不安、颓废、愤怒、绝望的情感。

(五)环境表现法。用环境烘托气氛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是常见的艺术表现方法之一。著名民俗摄影家罗品禧就是运用环境表达对某个民俗活动情感的里手行家,其民俗摄影作品《悠悠水乡情》用渔获摆成同心圆为前景表达出作者心中浓浓的水乡深情。环境表现的方法有几种:一是平光高调。通过照明用光以柔和的平光营造环境光,表达正面的、美好的、平和的情感。二是对比低调。用光和影、深和浅的对比,营造厚重、夜晚、神秘的气氛,表达沉重的、严肃的、忧郁的情感。三是环境装饰。用各种与主题相关的物件来装饰画面中的自然环境,加强环境气氛,也可借助道具表达作者的情感。四是色光衬托。常用于舞台、文艺表演等民俗的拍摄,用来表现喜庆、欢乐、梦幻的情感。

(六)技巧表现法。摄影是一门专业的技术,灵活运用各种摄影技巧可以表达出作者不同的情感。比如用仰拍表达尊敬的情感,用俯拍表达轻蔑的情感,用平拍表达平等尊重的情感,用人物特写表达关注的情感,用模糊部分画面表达意味深长的情感,用滤镜加成来表达某种特殊的情感等等。

(七)反衬表现法。在拍一些有思想性、寓意性、引导性的民俗摄影作品时常常会用到反衬的表现手法来强化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在同一个画面或者一组组图的不同照片中,放进两个或以上性质截然不同、南辕北辙的事物,形成视觉上、伦理上或逻辑上的强烈反差,引导观众去联想作者想表达的情感。比如美与丑、善与恶、黑与白、悲与喜等等。

(八)剧情表现法。常用于组照和专题的拍摄中,通过一系列照片还原一个事件或故事,通过一系列照片的剧情要素来表达出作者对这件事的看法和情感。如印度摄影师Arvind Sawant的组照《花的旅程》用鲜花生长、采摘、运输、买卖、陪葬、供奉的一系列照片,讲述了鲜花一生的故事,就像人的一生,历尽了出生、成长、实现价值到衰老、死亡。用“花的一生”的故事来表达出作者对鲜花的热爱之情,最终升华到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敬奉》反映的是湖南江华县盘王祭的民俗)

c7d7f3cf53e00001ce663320f07017a4.jpg-mobile

四、值得注意的一些误区

(一)切忌以主观思维伪造假民俗。民俗摄影应以纪实为本,可作适度的艺术提升,但绝对不可以为了唯美、为了创新、为了抢眼球而去伪造假民俗。比如在美国自由女神像前舞火龙、在西洋教堂里行日本神前式婚礼……这些违背事实、违背常理、违背事物客观规律性的“创新”,作为创意类作品未尝不可,但如果作为民俗摄影作品无疑就是假民俗。

(二)切忌以主观设计改变民俗的真实性。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可见,每一个民俗都是长时间的历史沉淀,很多约定俗成的规则、事项、细节都是比较固定的。民俗摄影师不能用自己的主观设计去改变民俗的真实性。比如岭南的龙舟民俗不能改为“凤舟”,佛教的宗教民俗活动不能添加其他宗教的元素。

(三)切忌以主观立场侮辱、贬低他人的民俗。摄影人应该时刻都抱着对其他民族的习俗、习惯予以尊重的心,不要以己丈人,不要妄自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批判其他民族的习俗和习惯,更不能以主观立场去侮辱、贬低他人的民俗。

(四)切忌情感的表达过犹不及。民俗摄影以纪实为基础,重点是如实记录真实的民俗活动,作者的情感表达只是画龙点睛的一笔,把作品升华的一笔,但不能用情过度,不要矫情,切忌过犹不及。

(《Bride》反映的是岭南的传统婚礼风俗,2017年入选第26届奥地利超级摄影巡回展)

c7d7f5ae33c000015b4ae9fa18303e00.jpg-mobile